云冈石窟特色及价值
云冈石窟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世人对石窟的喜爱程度也是显而易见,来云冈石窟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为旅游;有的为研究,有的为瞻仰佛光等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目的,但他们都是为同一个目标从五湖四海来到云冈石窟,可见云冈石窟魅力非同一般。
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崛起,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了北魏政权。随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市。鲜卑拓跋风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与魏晋通聘后,才开始接受佛教。云冈石窟是北魏鲜卑王朝建都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市期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是世界遗产、国之瑰宝、大同文化名片,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最早的是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承载着《世界遗产名录》的威名,毫无悬念成为我国第一批5A级旅游景区。 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
云冈石窟的洞窟类型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僧房窟、禅窟等,其中前三种是云冈洞窟的主要类型。内置有佛、菩萨、弟子、护法等作为宗教人物形象的出现,是伴随着佛教美术轨迹发展而发生的。掀开云冈石窟这部精美的“石书”,便似打开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卷画,在以佛、菩萨、弟子、飞天为主要内容的画面中,亦点缀着一些佛经故事画。云冈石窟不仅是佛源根据地同时也是乐舞雕刻,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间乐舞艺术在此积淀。云冈石窟早在窟前营造的木结构建筑,称“十寺”,又作“十名。“一通示,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教,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更多资讯